一天,我注意到露天摊位上出现一排带泥的青菜、大蒜、红薯……一个个摊位拍过去,特写、近景、中景。我突发奇想,或许可以做一个“泥土味”系列,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嘚瑟一下“家乡美”。 有的奇怪:“这些带泥的土菜,有啥好拍的?” 有的调侃:“你,想给我曝光?” 有的淡定:“拍吧。又是拍抖音的吧?” 我一笑而过,不做解释。挤挤挨挨、人声嘈杂之中,他们也听不到我的解释。 摊主大姐笑着说:“拍都给你拍了,也帮我带个一块钱的葱呗!” 我自己不怎么做饭,所以我只是逛菜场却很少买菜。可是那天,我破例带回来一大把葱。摊主大姐会说话,不说“买”,却站在买方的角度说“带”。 摊主一边麻利地撇壳取肉,一边瞄我一眼: “嗨,不能拍!” 我走过去,讪讪一笑。不待发问,她又补上一句:“侵犯……肖像权、隐私权!” 我赶紧解释:“啊?对不起,我没有拍……”然后将手机相册打开,递给她看。摊主并不理会,一本正经地对我声明:“青蛤、文蛤、花蛤,它们也有肖像权、隐私权!” 我一听,开怀地笑起来。原来,嘈杂的菜场里,也不乏脱口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