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颐墓阙及石刻坐落在雅安市雨城区的一个公园内。 80多年前,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就站在高颐墓阙前考察研究。他们戴着草帽,搭上竹梯,为它细细绘下了各角度的平、立面图等,并把相关照片和文字载入《中国建筑史》中。这本书由中国首位女建筑师林徽因校阅。 4月8日,记者在吐出新绿的桂花树下,看见了这座约6米高的东汉文物。1961年,高颐墓阙及石刻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李后强认为,汉代石阙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在中国阙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 一眼千年,雅安汉阙里有“文化饕餮”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提起“阙”,不少人会想到苏轼曾写下的诗句。 “其实‘阙’溯源于门,在古代应用范围广泛。矗立在皇宫前的阙称‘宫阙’,立于地宅前的阙叫‘宅阙’,祠庙前的为‘庙阙’,陵墓前的则为‘墓阙’。”雅安市博物馆展览宣教科科长程树芳解释。眼前的高颐阙(高颐墓阙及石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便是汉故益州太守高颐的墓阙。 近看高颐阙西阙,分为座、身、楼、檐、顶五部分。主阙砌石十三层,高6米,子阙七层,高3.39米,这种结构称为“子母阙”,在四川现存同类文物中较为罕见,距今1800多年历史,是巴蜀汉阙中的珍品。 高颐墓阙西阙是高颐墓阙及石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刚 摄 墓阙刻有铭文,围绕主阙檐下一周,共计24字,全文为:“汉故益州太守 阴平都尉 武阳令 北府丞 举孝廉 高君字贯光。” 据考证,高颐是汉朝的益州太守,在今云南等地做官,祖籍雅安姚桥人,受百姓爱戴。 为什么这座墓阙被称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活化石”?程树芳解释,这与它的“唯一性”有关。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保存完整的汉代葬制实物,集神兽、阙、碑、神道、墓为一体,在现存古代建筑中有着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 的确,仰望高颐阙,一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在阙的顶层,一只天马,挥动翅膀驰骋于天地间。刻于主阙侧面的“季札挂剑”图,无声诉说着吴国公子季札超越生死的诺言。 阙上还能见到《山海经》里记录的九尾、三足乌等,就连“饕餮”也能在这座建筑上找到“本尊”。 在华丽的斗拱之间,雕刻着生动的历史故事,“张良椎秦皇”“高祖斩蛇”“师旷鼓琴”,阙壁六幅“马车出巡图”,兼具艺术性、观赏性和写实性,为后人展现墓主人高颐升迁的历程。 雅安市博物馆研学教师宋兴兰补充,这些图案比起中国其他朝代的同类图案,富有线条感,深、浅浮雕、线刻及圆雕技法的融合,展示出汉代艺术立体、朴实、大气、恢弘的美感。 开放交融,彰显中国建筑之美 如今的高颐墓阙,或许实现了梁思成生前的那个写在《中国建筑史》中的愿望:“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 2020年,以这座文物为坐标原点,雅安建成了高颐阙文博公园,免费对市民游客开放。穿过墓阙所在的公园绿地,北侧是川流不息的车辆,南侧是慢悠悠散步的人群。在公园漫步,跟随步道能浏览到各朝代的历史文化故事,因此这里也是研学队伍的打卡地。 程树芳这些年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这里打卡采风,其中也有喜欢做动漫游戏的人。前几年,还有年轻朋友提醒她,爆款游戏《黑神话:悟空》《王者荣耀》里就有酷似高颐阙的墓阙身影,她还专门找来游戏场景看了看。“虽不是一比一去复刻还原高颐阙,但我们确实能在游戏场景中,能看到墓阙浓郁的汉代风格。” 梁思成曾写道:“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并加以聪明地应用。”四川等西南地区受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保存着大量墓阙。 采访尾声,高颐墓阙旁的一对石刻狮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它们威猛地矗立在墓阙前,昂首挺胸作奔走状,粗犷雄浑。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狮子的背部刻有翅膀。程树芳解释:“不同于敦煌飞天的飘带,用这种具象化的翅膀表达‘飞翔’,其实是受南方丝绸之路影响,文明交融的结果。”千年前的墓阙设计师,也在不断学习,开放又聪明。(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